您的位置:首页>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

七大重点、七大行动!泸州市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指南

来源:​龙马融媒 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18日 09:20

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)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《泸州市“十四五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。《规划》明确了当前泸州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、空间布局、重点方向等,是未来五年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。

image.png

直面四大问题 规模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


《规划》指出,泸州市的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,既面临宏观层面增速趋缓、产能过剩、动能转换等新常态、新挑战,也必须破解自身规模偏小、高端产业不优、创新能力不强等困难问题。

首先是工业规模相对偏小。虽然经过多年快速发展,泸州工业规模快速扩大,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6位,但相比周边市州仍有较大差距。

其次是高端产业发展不足。泸州市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5%。传统产业链条普遍较短,化工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上游基础原料环节,机械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配套零部件,整机产品较少。新兴产业支撑不足。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偏小。智能化设备应用、数字赋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运用不足,尚处于萌芽阶段。

再次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。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少,科技平台发展滞后,与成德绵有较大差距。还面临着科技孵化器服务能力不强,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。

第四是园区发展质量不高。主要表现在除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外,其余园区“一园多产、一产多园”现象较为普遍,同一产业布局较为分散,不少园区产业呈现“小、散、弱”特点。

发展目标清晰 “泸州造”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

《规划》提出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。其一,到2025年,全市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,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,工业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;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,培育形成若干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;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,“泸州造”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,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,营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
其二,空间格局不断优化,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实现错位协同联动,开创“结构优化、布局合理、创新驱动、后劲十足、绿色低碳”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建设成渝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。

《规划》还展望2035年的发展目标——泸州制造强市地位更加巩固,泸州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,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高,制造业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,建成一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区,制造业综合实力迈进全省第一方阵,深度融入成渝产业分工体系,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,制造强市目标全面实现,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优化空间布局 构建“一体两翼四核”产业空间格局

《规划》指出,要围绕“优化产业园区布局、优化区县产业布局、深化区域协同发展”,坚持优势优先、特色发展,加快形成产业错位协同、各具特色、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,结合市委提出的“一体两翼”特色发展战略,全力构建泸州“一体两翼四核”产业空间格局。

“一体”重点培育形成白酒(食品)、电子信息(数字经济)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纺织新材料四大产业生态圈,共建区域先进制造高地。

“东翼”重点推进现代医药、能源化工、食品饮料、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聚链成群,稳步推进页岩气资源有序开发和就地转化利用,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。

“南翼”突出生态绿色本底,重点发展酱香白酒、绿色建筑建材、清洁能源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。

“四核”围绕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、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、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四大园区主战场,形成各具特色、错位协同、优势互补、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格局。

明确发展方向围绕“七大重点产业”做文章

聚焦白酒(食品)、电子信息(数字经济)、装备制造、现代医药、能源化工、纺织新材料、绿色建筑建材等重点工业产业,深入推进产业链“链长制”,大力巩固提升优势特色产业,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锻长板、补短板,深耕产业细分领域,提升产业能级层次、做优产业质量效益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泸州现代产业体系。

一是打造优质白酒(食品)产业集群。做优做强二郎——太平——永乐酱酒组团、酱香酒谷园区、泸县浓香白酒产业组团、龙马潭浓酱兼香基地组团和纳溪酒镇酒庄组团,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。做特做精食品产业,大力发展茶、调味品、粮油、肉制品四大食品加工产业链条。

二是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。重点聚焦手机整机及其零部件、智能终端、新型显示、电子元器件及其他零部件等制造业领域,信创及信息安全产业、云计算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、新型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领域,打造全国数字城市标杆。

三是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产业。重点发展包括汽车零部件、工程机械和液压元件、油气钻采装备、航空航天装备、智能装备及现代制造服务业的“5+1”产业体系,打造西部高端装备制造基地。

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医药产业。聚焦中药种植生产、化学药、生物制药、医疗器械等产业,推进医药、医疗、医教、医养、医美融合发展,打造成渝现代医药产业基地。

五是转型发展能源化工产业。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、页岩气和煤层气等能源。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、专用化工品和化工新材料等环节,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化工基地。

六是集群发展纺织新材料产业。大力发展新型纤维材料、高端纺织制造、智能绿色印染、时尚家纺服装、高端产业用纺织品,建设成渝绿色纺织引领区。

七是低碳发展绿色建筑建材产业。重点发展钢铁、水泥、玻璃三大基础产业和装配式建材、家装建材两大延伸产业,建设全省领先的绿色建筑建材基地。

实施七大行动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

《规划》提出七大行动,分别是重点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、产业链攻坚行动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、优质企业培育行动、绿色安全发展行动、深化开放合作行动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。

其中,“链长制”被放在重要位置。聚焦白酒(食品)、电子信息(数字经济)、装备制造、现代医药、能源化工、纺织新材料、绿色建筑建材重点工业产业产业链领域,优化完善“链长制”机制,制定生态链推进工作方案,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。

立足白酒、电子信息等产业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横向垂直整合,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;以装备制造、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,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、工艺革新、产品换代,实现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,补齐短板,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个环节,实现上下游、产供销有效衔接、高效运转的现代化产业生态圈。

同时,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。加快大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建设,前瞻性布局建设超算中心。发挥华为(四川)大数据中心作用,全面发展智能化融合基础设施,建设智慧城轨、智慧机场、数字航道等设施。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。围绕白酒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现代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融合应用需求,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,培育智能化制造、网络化协同、个性化定制、服务化延伸、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。

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《规划》提出,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加快发展页岩气、风光发电、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,大力发展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(数字经济)、现代医药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,推动绿色化工、白酒(食品)、纺织新材料、绿色建筑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。实施工业碳达峰行动,开展钢铁、化工、建材、煤电等重点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,确保重点行业率先实现有序达峰。鼓励企业实施清洁低碳能源替代,推进工业企业用能设备电气化改造,减少企业煤炭、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,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。支持鼓励企业开展降碳零碳负碳技术研究,推进低碳流程再造和工艺革新,实施降碳升级改造,开展降碳示范工程推广。


消息来源:泸州日报

编辑:李畅   责编:刘健